一、操作前準備
設備檢查
確認儀器各部件(如轉子、適配器、離心腔)完整無損,無裂紋或老化現象。
檢查電源線連接正常,接地良好,避免漏電風險。
確保工作環境干燥、通風,遠離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溫度穩定在儀器要求范圍內。
樣品準備
樣品需均勻、無雜質,粒度范圍符合儀器測量要求。
根據樣品性質選擇合適的分散介質(如水、有機溶劑),必要時加入分散劑。
預處理樣品(如離心、過濾、烘干)以去除氣泡或大顆粒,避免影響測量結果。
轉子與適配器選擇
根據樣品量和離心管規格選擇適配的轉子和適配器,確保離心管對稱放置以平衡轉子。
安裝轉子時,雙手握住轉子中心孔,垂直放入錐體底部,用內六角扳手順時針旋緊鎖緊螺釘。
二、操作步驟
開機與自檢
打開儀器電源,等待系統自檢完成(通常需15-20分鐘預熱)。
確認儀器與計算機連接正常,軟件可正常運行。
參數設置
在軟件中選擇測量模式(如激光衍射法、離心沉降法)。
設置測量參數:粒度范圍、轉速、時間、溫度等。轉速需根據轉子型號和樣品性質調整,避免超過離心管或轉子的最大承受力。
輸入樣品名稱、測試條件等信息,便于后續數據管理。
樣品加載
將樣品均勻倒入樣品池或離心管中,確保液面沒過進水口上側邊緣。
關閉樣品池或離心管蓋子,避免泄漏。
將離心管對稱放入轉子中,確保平衡(質量差異不超過0.1g)。
啟動測量
啟動循環泵和攪拌器,使樣品充分分散。
根據樣品分散難易程度,啟動超聲分散器(功率和時間需優化,避免樣品過熱或團聚)。
點擊“開始測試”按鈕,儀器自動進行粒度分析。
觀察屏幕上的數據變化,記錄關鍵參數(如遮光率、粒度分布曲線)。
數據保存與導出
測試完成后,保存數據至計算機,并導出報告(含粒度分布圖、統計參數等)。
如需重復測試,清洗樣品池或離心管,重新加載樣品并重復上述步驟。
三、安全注意事項
個人防護
操作時佩戴安全眼鏡和實驗手套,避免樣品接觸皮膚或眼睛。
禁止在設備周圍吸煙、進食或涂抹化妝品,防止污染樣品或儀器。
設備安全
避免儀器受到碰撞或震動,防止轉子失衡或部件損壞。
禁止在儀器運行時打開蓋子或觸碰旋轉部件,防止意外傷害。
如發現異常震動、噪音或異味,立即停止測試并聯系技術人員。
樣品安全
使用有毒或腐蝕性樣品時,需在通風櫥中操作,并遵守相關安全規定。
廢棄樣品需按環保要求處理,避免污染環境。
四、維護與保養
日常清潔
每次測試后,用純凈水清洗樣品池或離心管,避免殘留物影響下次測量。
定期清理儀器表面灰塵,保持光學部件清潔。
定期校準
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校準,確保測量精度。
校準前檢查儀器各部件是否正常,如有問題及時維修。
部件更換
定期檢查轉子、適配器、密封圈等易損件,如有磨損或老化及時更換。
更換部件時,確保型號匹配,并按照說明書正確安裝。
長期存放
如需長期停用,將儀器放置在干燥、通風的儲藏室中,并定期通電運行一段時間,以保持元件活性。